此前,我们曾与大家分享过很多激发孩子主动性语言、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但有些家长可能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我们本次带来了一些在生活中激发孩子主动性语言的干预方法与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参考。
首先,大家想要在生活中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语言或是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那么大家一方面要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可多与专业老师交流),另一方面也要知道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干预、教学可以使用哪些简单的方法与技巧。
对此,大家可以根据情况参考以下的方法与技巧:
1、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在丰富语言环境方面,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技巧与方法:
积极回应:生活中当孩子主动发出声音、说出词语(哪怕不清晰)或使用手势/图片时,大家要给予孩子即时、热情、具体的反馈,让孩子知道他的沟通是有效的;
模仿孩子:在与孩子相处时模仿孩子发出的声音、动作、表情(只要不是负面的),让孩子感受到互动与连接,增加发声的乐趣;
自我谈话/平行谈话:描述大家自己或孩子正在做的事、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孩子关注的事物等,为孩子提供语言输入,让孩子将动作/物品与词语联系起来;
2、制造表达情境
生活中,大家可以从孩子的兴趣、需求入手,通过一些方法、技巧主动制造一些孩子“非说不可”的情境,比如:
制造困难:比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放在孩子看得到却拿不到的地方或容器中,制造出孩子需要进行求助的情境,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教导孩子表达或引导孩子进行表达等;
提供选择:根据孩子的兴趣、需求,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为孩子提供选择,比如吃水果时,可以拿出橙子和苹果,问孩子“要橙子还是苹果?”,让孩子进行选择;
活动停止:在与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突然停止,等待、引导孩子表达继续;
刻意缺失:在给孩子事物或是在进行某个活动时,故意只给孩子一部分,然后等待、引导孩子提要求;
明知故问:在孩子要东西时,故意给孩子错误的物品,鼓励、引导孩子表达,又或是在与孩子互动时,故意给予孩子错误的反应,鼓励、引导孩子进行纠正;
大家在了解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干预、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后,则是要尝试将这些干预、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此,大家可以多尝试将干预、练习融入到生活中的不同活动情境中。
比如,在吃饭时,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为孩子制造困难(故意少给孩子餐具)、提供选择(让孩子选择要吃的食物)、描述食物(描述味道、口感等)等。又或是在穿衣服时,为孩子描述衣物(颜色、触感等)、提供选择(让孩子选择穿什么等)、制造困难(只给孩子一只袜子、鞋子等)等。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在生活中激发孩子主动性语言的干预方法与建议”的分享,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