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常见表现与康复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家长简单辨别孩子的情况。同时,如果确认孩子是运动发育迟缓,也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带孩子进行康复。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通常是指3岁以内婴幼儿的运动发育,如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如果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婴幼儿则称为运动发育迟缓,例如孩子3个月头不能竖起来,6个月了仍不能翻身,不会用手抓东西等。
另外,3岁前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还可能会同步伴有智力发育迟缓,所以在大家对孩子的情况产生怀疑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观望等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因未及时进行康复改善而导致孩子的运动问题加重。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常见表现,大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种: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注意重度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头不稳定:如4个月的婴儿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立,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应注意脑瘫的发生。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应当注意智力低下的发生。
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脑损伤的存在。
拇指内收:如果4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不能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要注意偏袒的发生。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要注意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确诊是运动发育迟缓又该如何应对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1、对于孩子运动发育迟缓的改善、康复的重要原则就是“早发现、早干预”(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一旦怀疑或确诊发育迟缓大家就要立即行动(就医或让孩子进行康复)。
2、在带孩子进行康复/干预前,要先带孩子到医院或专业机构,由专业团队为孩子进行详细的评估,明确迟缓的具体领域(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轻重程度,并分析背后的原因,然后再以此为基础,为孩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3、在孩子进行康复干预期间,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康复,大家可以多与孩子的康复老师交流,然后根据自身的时间与精力带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庭训练,或是与康复老师相互配合在家时带孩子进行一些配合训练等。
最后,要再次与大家强调,如果对孩子的情况产生怀疑,大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如果没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放心,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大家就尽早带孩子进行康复。同时,对于孩子的康复,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目标不宜过高,可以多注孩子的微小进步,逐渐积少成多。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