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也称为语畅障碍,其表现多种多样,但孩子的语言不流畅却不一定是口吃。本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儿童口吃的常见表现与行为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如感觉孩子存在口吃问题,应及时就医,并根据专业人士的意见带孩子进行相应的言语干预。
很多孩子在2-5岁的语言快速发展期都会有一段时间存在言语不流畅(如整个词的重复、说话时插入"嗯"、有自然的停顿)的情况(发展性不流畅),但这只是暂时的,普遍会随着孩子的能力发展逐渐消失。
而存在口吃的孩子出现言语不流畅时,常表现为音节/声音重复、延长与阻塞,日常出现言语不流畅也相对较高,并且单个不流畅持续的时间较长(如卡住超过1秒),同时还可以明显看到孩子用力、紧张、出现身体动作或面部扭曲等表现。
具体情况可参考以下表现与行为:
言语方面
1、重复音节或单音:重复音节如"ma-ma-ma-妈妈",重复单音如"b-b-b-爸爸";
2、重复单词或短语:重复整个单词如"我我我我想..."、"那个那个那个...",重复短语(常出现在句子开头)如"我想我想我想去..." ;
3、声音延长:会把一个音拉得很长,如"我------要这个"、"ssssss书包"等,;
4、阻塞(卡住):表现为孩子嘴巴张着,有气流或声带振动,但发不出声音,感觉被"卡住"了,同时还可能伴随面部肌肉紧张、扭曲;
注:阻塞/卡住这一表现也是区分发展性不流畅与潜在持续性口吃的标志之一。
动作行为
主要是孩子为了努力克服卡顿可能会发展出的一些动作与行为。
1、伴随动作
头部:如点头、摇头、转头、低头;
面部:如眨眼、闭眼、努嘴、皱鼻、面部肌肉抽搐、伸舌头、下巴颤抖;
身体:如身体晃动、耸肩;
四肢:如握拳、拍腿、跺脚、手指不自主活动;
呼吸异常:如说话前突然吸气、屏住呼吸、说话时气息紊乱;
2、逃避或拖延行为
比如会回避某些特定的词、某些人、某些场合(如妈妈、人多的场合等),说话前会停顿过久,说话时会通过重复整个短语来拖延时间,直到能说出那个困难的词,又或是在可能卡顿的词前插入不必要的词,如"嗯"、"啊"、"这个"等。
另外,口吃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在孩子放松、唱歌、自言自语时会很流畅,但在孩子紧张、兴奋、疲惫或面对特定人时会加重。因此,大家不要因为孩子有时说得好就忽视口吃问题,并且如果孩子言语不流畅持续超过6个月或持续加重,大家就需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