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孩子普遍是发音模式出现了偏差,发音器官一般没有器质性问题,所以除了进行专业的言语干预外,大家在生活中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专业人士的意见,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助孩子改善。
本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在生活中帮助存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孩子改善语言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觉练习
大家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与兴趣选择不同的互动活动来带孩子进行听觉练习(输入与辨别),比如选择包含孩子目标音(即孩子需要练习的发音)的绘本或故事,与孩子一起阅读,然后在读到目标音,大家可以通过使用夸张的语气、语调来强调目标音。
也可以与孩子进行拟声游戏(如“小狗怎么叫?”“小狗汪汪叫”等模仿动物或日常常见事物的声音)或找声游戏(如什么会发出“sss”的声音?蛇会嘶嘶叫、气球漏气声等),或是在与孩子互动时故意有时说对,有时说错(模仿孩子的错误发音),让孩子判断对错,并指出错的发音等。
口部游戏
在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口部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气息、口腔肌肉协调性与灵活性等,而对于口部游戏的选择,大家可参考以下游戏。
吹气游戏:如吹泡泡、吹乒乓球、吹蜡烛等,可以练习孩子嘴唇圆展,锻炼孩子的气息与对气息的控制;
吸吮游戏:如用吸管喝不同稠度的饮品、用吸管吸小纸片从一个盘子到另一个盘子等,可以锻炼孩子颊肌力量和舌后缩能力,对发“k”“g”等音有帮助;
嘴唇游戏:如做鬼脸(咧嘴、撅嘴、抿嘴等)、鼓腮帮憋气(鼓腮帮憋气,然后突然"噗"地放气)等,锻炼孩子嘴唇力量与分离运动能力;
舌头运动:如舔舐游戏(在孩子嘴唇上沾上海苔碎,让孩子用舌头舔舐等)、弹舌头、舌头敲门(用舌尖顶上下齿背、硬腭前部发"哒哒哒"声)等,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性、活动范围与准确性;
情景教学
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的不同生活情境中锻炼、教导孩子。比如在吃东西时描述食物的味道、名称(食物或餐具等)、感觉(凉、烫等)等,练习咀嚼、抿唇,或是在洗澡时练习吹气、吹泡泡等,教导孩子说"水"、"泡泡"、"洗"等词。
除此之外,大家日常与孩子互动或教导孩子时,可以通过放慢语速,用夸张的口型为孩子提供清晰示范的方式来引导、教导孩子,并且在孩子不愿意说时不要强迫孩子模仿/重复,在孩子说错时也不要批评孩子,可以通过再次进行清晰的示范来教导孩子或换个时间再教导。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