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导航
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搜索
关闭导航

运动康复丨想要促进孩子感知觉认知功能?可以试试这些小游戏

孩子康复期间,大家除了要关注孩子的运动发展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也要关注,从而让孩子的各项能力综合发展。本次,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可以在生活中促进孩子感知觉认知功能的小游戏,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参考。

 

日常促进孩子感知觉认知功能,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身体位置感知)等感知觉功能,实施方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游戏活动。

 

1、视觉感知

寻“宝”游戏:简单一些的方法,大家可以用布或是毛巾将孩子喜欢的玩具盖起来(可以露出一小部分),然后问孩子玩具在哪里,并引导孩子找出玩具。后续,大家还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将孩子喜欢的玩具与零食“藏”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鼓励孩子用眼睛搜索。

 

观察泡泡:由大家来吹泡泡,鼓励孩子用眼睛观察泡泡飘动的轨迹、大小变化、在阳光下的颜色等,过程中可以描述泡泡的状态(如大泡泡、小泡泡、飘走了、破掉了等),也可以让孩子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去触碰泡泡,但需要注意不要让泡泡水进孩子的眼睛。

 

除此之外,需要孩子视线追踪的互动或游戏活动,均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视觉感知。

 

2、听觉感知

猜声音:录制或是在游戏时模仿孩子熟悉的声音(如电话声、狗叫声、猫叫声、流水声、汽车喇叭声、撕纸声等),然后播放或发出声音,让孩子猜是什么声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对应的图片或物品,让孩子进行配对。

 

听音辨位:游戏时让孩子闭上眼睛(或将孩子的眼睛蒙上),然后大家在孩子周围不同的位置摇动摇铃或发出其他持续的声音,让孩子用手指或转头指出声音的方向。

 

另外,大家还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节奏拍手、跺脚,也可以为孩子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孩子自由探索或跟随节奏敲击,以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3、触觉感知

触摸百宝箱:实际操作时,大家可以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布袋或箱子,里面放入各种不同质地、形状、温度、软硬的日常物品,然后让孩子伸手进去摸,鼓励他描述感觉(“软软的”、“硬硬的”、“凉凉的”等)或是让孩子根据大家的指令找出特定感觉的物品。

 

后续,大家可以将放入布袋或箱子的物品准备出双份,一份放进布袋或箱子中,一份摆在孩子面前,然后让孩子将在箱子中摸出来的物品与孩子面前的物品进行配对。

 

触摸游戏:用不同质地的物品(如大家的手、按摩球、软毛刷、布料等)轻轻触碰孩子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描述部位和感觉,从而帮助孩子增强身体意识与触觉辨别。后续,在用不同质地的物品触碰孩子身体时,可以让孩子猜是什么物品。

 

4、味觉与嗅觉感知

小小美食家:在孩子能安全进食的前提下,提供少量不同味道(甜、咸、酸)和质地(软、脆、滑)的安全食物,鼓励孩子描述味道和口感,需要注意的是该游戏的重点是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感觉,而非是吃多少。

 

闻香识物:准备有明显且安全气味的东西(如新鲜切开的水果、咖啡豆、香草、薄荷等)让孩子闻一闻,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气味,后续则是让孩子通过气味来猜是什么事物。

 

5、前庭觉与本体觉感知

摇晃球:即让孩子坐在大瑜伽球上,然后大家用手扶住孩子的腰部或髋部,进行缓慢、小幅度的晃动(前后左右)或上下弹动。另外,也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进行荡秋千。

 

推拉重物:准备有适当重量(对孩子而言)且安全的物品(如装满水的塑料桶、重的纸箱等),让孩子尝试去推或拉,以此来为孩子提供本体觉输入,从而增强孩子对身体力量和位置的感知。

 

挤压身体:在这方面,大家可以通过稳定、有力的拥抱或是以游戏的方式毯子或软垫子把孩子轻轻包裹起来(要注意不要过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感知身体边界,还有镇静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在生活中促进孩子感知觉认知功能的小游戏”的分享,在游戏种类与数量上并不全面,大家可以根据上述的思路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康复老师的意见,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

北京阳光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20236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