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言语康复期间,教导、锻炼孩子使用人称代词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此大家除了带孩子进行专业的干预、教学外,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且日常化的方法来教导、锻炼孩子。本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日常教导、锻炼孩子使用人称代词的小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教导、锻炼孩子使用人称代词要注重功能性,可以将代词练习融入到日常活动与游戏中,在真实、有意义的沟通情境来教导、锻炼孩子使用人称代词,通过一次次重复练习帮助孩子逐渐掌握对人称代词的应用。
而在干预、教学方面,大家可以从教导孩子“我”开始,然后再逐步加入“你”的教学,最后再教导孩子“他/她”。
实施时,大家可以先从孩子的需求入手,来教导、锻炼孩子使用“我”。比如在孩子想要饼干时,大家可以通过示范,或是两位家长相互配合(即一位家长指着自己说:“我要饼干”然后另一位家长将饼干给提出需求的家长)为孩子进行演示来教导孩子说“我要饼干”。
过程中,大家可以在将饼干给家长或孩子的同时说:“给你”,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你”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我”与满足孩子自身需求联系起来,帮助孩子逐渐理解“我”与掌握“我”的应用。
同时,在日常整理事物时,大家还可以通过指着孩子的东西向孩子提问的方式来来教导、锻炼孩子使用“我”或“我的”。比如指着孩子喜欢的玩具问孩子:“这是谁的玩具呀?”,然后教导孩子说:“我的玩具”,为了便于孩子理解,同样可以通过两位家长进行演示的方式教导孩子。
接着,对于“你”的教学,大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轮流游戏来教导、锻炼孩子。比如家长与孩子轮流搭积木,过程中当轮到孩子或其他家长时,大家可以说:“我搭完了(用手指着自己),到你了(指着孩子或家长)”,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我”、“你”的概念(明确“你”指向沟通伙伴,并和“我”形成对比)与应用。
最后,教导孩子“他/她”时,大家可以通过看绘本、动画、家人活动等,以旁观的角度描述第三方行为。比如,爸爸在吃饭时,妈妈可以向孩子描述:“爸爸在做什么?哦!他在吃饭”或是妈妈在做饭时,爸爸向孩子描述:“妈妈在干嘛?她在做饭!”等等。
除此之外,大家在生活中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孩子的互动游戏来教导、锻炼孩子使用“我”、“你”、“他/她”,比如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如我要当小兔子、我要当医生等),也可以分配其他角色(如“你演XX”“他演XX”等)等。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