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康复,在孩子进行专业康复之余,大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能力。本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锻炼孩子上肢功能的小方法与实施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康复期间,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因此建议大家在家带孩子进行训练或是锻炼孩子的能力时,除了必要的训练外,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康复老师的意见,尽量将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或是将训练游戏化(增加趣味性,让孩子感觉在玩而不是训练)。
在这一前提下,对于日常锻炼孩子的上肢功能,大家可以结合孩子康复老师的意见,参考以下方法:
一、日常融入
将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情境、日常活动(如吃饭时、穿衣时、洗漱时、收拾玩具时、传递物品时、操作开关时等等)对孩子进行训练、练习。
比如,在吃饭时,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用手抓食物吃(手抓食物送到嘴里),或是让孩子练习用勺子舀取较稠的食物,又或是让孩子练习握住杯子喝水等,从而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游戏活动
在锻炼孩子上肢功能的游戏活动方面,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以及康复老师的意见,参考以下游戏活动:
推玩具:大家可以在桌面上设置“赛道”(路径)或目标位置,让孩子在桌面上沿着路径推动玩具(玩具车、玩偶等)或是将玩具推到目标位置,练习手臂伸展和手部推动动作。
搭积木:与孩子进行搭积木互动游戏(从大块积木开始慢慢过渡到小块积木),以此来锻炼孩子抓握、释放、手眼协调以及空间感。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与孩子进行形状配对(将形状块放入对应孔中或是把小桩插入孔板中等)游戏、拼图游戏。
玩橡皮泥:通过捏、搓、揉、压、戳橡皮泥,或是用模具压花、用塑料刀切等方式玩橡皮泥,能够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与双手协调。
穿串游戏:根据孩子的能力可以让孩子穿吸管(将吸管剪成一个个小段)、穿珠子、穿纽扣等,从而锻炼孩子的双手配合、手眼协调以及手指灵活性。
阅读活动:主要是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孩子自己翻看,通过用手翻页锻炼孩子手指捏取、手腕转动以及手臂协调。
绘画活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墙上贴画纸或是将画板支起,让孩子站着或坐着画画,在锻炼孩子抓握、手臂运动、手眼协调的同时,也有利于孩子肩关节伸展与稳定性。
音乐活动:可以通过和孩子跟着音乐节奏互相拍手(也可让孩子自己拍手)、用鼓槌敲打小鼓、用手拍打手鼓等等,锻炼孩子抓握、双手协调、手臂挥动以及节奏感。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锻炼孩子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过程中多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通过不断的练习慢慢提升孩子上肢的协调性与功能。另外,本次分享的内容中很多都涉及精细运动,所以在带孩子进行前,一定要先咨询孩子康复老师的意见,避免对孩子的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