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故事与一般的故事绘本不同,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行为观察记录,结合孩子当下需要具备的能力、技能或是需要改善的不良行为进行制定。本次,我们带来了社会故事的撰写建议与社会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兴趣情况酌情参考。
社会故事教学法也是一种视觉支持策略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故事内容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不过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可以用图文、多媒体动画、唱歌等形式呈现。而在社会故事的撰写方面,大体可分为以下几项。
1、确定目标
编写社会故事我们首先要确认的就是故事主题(想要教导、干预孩子的内容目标),这个主题通常是导致某一问题行为的社会情境,或是对于孩子而言的全新的社会情境。在撰写中要以对孩子有意义的方式来说明相关的社会信息,而不是仅列出目标行为清单,教导孩子服从。
2、准备资料
为了使编写的社会故事符合孩子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准备包括故事主题与故事焦点等方面的重要资料。由于社会故事要透过孩子的观点来撰写,所以,在准备资料时,我们可与相关人员(家人、老师等)进行沟通,寻找可能改变情境或例行事件的情况,以了解孩子对不同社会情境所持的观点。
3、撰写故事
撰写社会故事时,我们需要注意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运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文字与句子编写社会故事,并遵循以下原则:
(1)要以第一人称进行撰写;
(2)故事的结构需要包括标题、引言、正文和结论四个部分;
(3)故事的内容需要包含人物、事件、时间、情境、怎么办、原因等因素;
(4)叙述方式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字句和抽象的文字描述;
而在教学方面,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一对一教导孩子阅读社会故事,理解社会信息及适当互动行为。其次是在每次教学或训练前带孩子阅读相关的社会故事,以熟悉社会信息以及适当互动行为。第三部分则是录制孩子不当社会互动行为的视频,通过回顾录影帮助孩子修正。
蕞后,在实施时,我们要围绕社会故事背景(故事中的情景),教导孩子在当前社会情景中应该做什么,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为什么,从而让孩子了解自己所做出的不恰当的行为在当前社会情境中出现是不好的以及应该怎么做。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