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会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于孩子的语言干预训练都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干预训练。本次我们整理了四个在语言干预中较为常用且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参考。
一、家庭干预
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孩子自身与为他/她提供经验的家庭和社会情境不断交流的结果。所以无论是对于孩子哪个方面的干预训练,家庭与家长的作用都是可替代的,孩子的语言干预训练也是如此。
在实施方面,需要以家长为中介,以家庭为中心,直接通过个别化的干预实践来增加孩子积极学习机会,从而帮助孩子改善语言问题,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帮助孩子巩固、泛化所学内容,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境教导孩子等。
一般情况下,孩子只有在训练课时才能接受专业老师的个训,如果回到家后,孩子在课上训练/学习的内容得不到复习、巩固与强化,那么孩子的训练/学习效果就很可能表现的不理想,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二、视觉支持
孤独症孩子常被称为“视觉思维者”或“视觉思考者”,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孤独症孩子的这一优势,在教学、训练中提供视觉支持来教导、干预孩子。通过相对直观的视觉提示,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内容、参与训练活动。
对此,大家根据孩子的情况准备一些与“视觉支持”相关的工具,如提示卡、日程表、流程表/步骤图、信息分享栏、组织图、行为支持图表等。在教学或训练时,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情况选择单独使用某一个工具或几个工具整合使用。
三、游戏训练法
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方法,需要家长清楚掌握孩子当下的问题所在、能力与兴趣情况等,在此基础上为孩子制定合适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传球接话、两人三足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活动要尽可能满足贴近孩子生活、操作简单、孩子感兴趣这三点。
四、音乐训练法
音乐训练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互动性干预方法,需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专门设计相应的音乐行为或音乐体验。主要的干预形式有接受性音乐干预、创造性音乐干预、即兴音乐干预、娱乐性音乐干预以及音乐游戏。
有些孤独症孩子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在语言方面有障碍、存在问题,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没有缺损,甚至喜欢唱歌和演奏乐器。对此,就较为适合采用音乐训练法。另外,舒缓音乐有利于孩子身心放松和注意力的保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词汇、句子的效率(并不绝对,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本次要与大家分享的四种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兴趣情况酌情参考,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康复老师的意见,在专业康复老师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干预。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