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与独立技能的培养、训练在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干预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培养、训练,使孩子在不依赖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每天独立完成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动作。本次,我们整理了促进孩子生活自理与独立技能的训练项目与内容,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参考。
卫生习惯培养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技能,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增强学习技能的自信心,还有助于孩子将来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
而培养、训练的项目大体包括刷牙、洗手、洗脸、洗澡、洗脚和剪指甲等行为。对此,我们可以借助每天的生活起居,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情况,有针对性的让孩子练习这些技能。
作息规律培养
有规律的作息安排有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可操作并切实可行的生活作息时间表。
之后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按照作息表实施,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良好作息。如果有意外事件打乱了孩子的作息规律,那么我们要尽快帮助孩子恢复原来的作息。
另外,如果孩子存在入睡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尝试采取让孩子在入睡前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要吃太多的东西或喝过多的水等措施改善,或是为孩子营造安静的气氛,在孩子没有睡着前,尽可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以此来帮助孩子入睡。
用餐习惯培养
这方面的训练大体可分为用餐习惯的培养与用餐技能的训练两方面。前者包括按时按量吃饭、饭前洗手、不偏食、不过多吃零食等习惯,后者则是学习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清理和清洗餐具。
另外,对于存在重度残障的孩子我们需优先带孩子进行的咬、吞、咽、喝、吸等动作的训练。而这些训练我们都可以糅合在日常生活的相关活动中进行。
如厕训练
在适宜的时候开展大小便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年龄以及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训练。
并且,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细心观察孩子有便意时的表现,如忽然站定不动、睁大眼、闭紧嘴,当遇到这些讯号时,应该尽快帮助孩子解脱裤子排便。
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的训练一定不要操之过急,尤其对于障碍程度较重的孤独症孩子,我们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表现出厌恶的情绪。否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也会延迟完成训练的时间。
穿脱衣物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将穿脱衣物训练融入到每日孩子穿脱衣物的环节,先从教导孩子认识上衣、裤子、鞋子和袜子等衣物的名称开始。当孩子掌握衣物的名称后,我们可以通过演示、视频操作示范等方式教导孩子,逐步指导孩子掌握相关技能。
蕞后,我们还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安全防范的教导,告诉孩子哪些事物(菜刀、剪刀、针、打火机、漂洗剂、杀虫剂、药等)是对自己有安全威胁的,并将这些事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或放在孩子的活动范围外。同时对于家中的电源插座、插头、电扇等我们也要设置一些安全措施,避免孩子因好奇而引起安全事故。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