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干预一直都是家长们较为重视的一部分,本次我们整理了关于孩子前语言期沟通技能训练的重点内容与方向,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进行参考,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对于孩子前语言期沟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前语言唤醒训练与基本沟通能力训练两部分,前者的内容主要包含孩子对语音的感知与训练,也就是从音节时长、响度、强度、停顿起音等多个维度对言语声进行感知与表达。而基本沟通能力训练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沟通动机、模仿技能、共同注意等能力的训练。
所以对于孩子前语言期沟通技能训练,我们需要重点训练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前语言唤醒训练
该训练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在观看动画的同时聆听言语声,促使孩子逐渐对言语声产生兴趣,再通过不同状态的感知与模仿发声,帮助孩子建立对音调、响度、停顿起音的认知。
同时在孩子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将核心词语与停顿起音、音节时长、音调变化和响度变化的练习相结合,进行言语语言综合训练,促使孩子出现自然的口语表达。
2、沟通动机训练
产生沟通动机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在语言沟通的产生过程中,双方首先要有共同的沟通意图,希望向对方发出信息或从对方处接收到沟通信息。这种主动期望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建立联系、进行交流的意愿即沟通动机。
在生活中沟通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普遍都来自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两个方面,前者激发的沟通动机一般与基本的生理需求有关。而心理需要激发的沟通动机则与基本的心理需求和较为高级的人际互动密切相关。
3、模仿能力训练
模仿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文化和语言学习的基础,通过模仿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分享生理、社交、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学会沟通的表达方式(语言或是非语言)。
模仿能力的主要训练内容包含动作与声音的模仿,前者可以促进孩子对世界的了解,加强其与世界的联系,后者则是构成孩子口语的基础,可以让孩子逐渐发出和掌握新的语音和词汇。而对于孩子训练安排,我们同样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以从粗大运动到精细动作,再到口部动作,最后再到发音及语言,这样的顺序进行训练。
4、共同注意训练
共同注意是孩子沟通与社交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孩子早期语词学习的基础,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回应式共同注意(RJA),另一种则是发起式共同注意(IJA)。
前者可以促进孩子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如孩子可以对他人发起的手指指示、目光注视或语言做出回应。而后者则是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孩子主动引发他人对其感兴趣物体的注意。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孩子前语言期沟通技能训练重点内容与方向的全部内容,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参考。如果家长们对孩子能力情况不够了解或是不知如何入手,建议家长们可以咨询专业老师的意见,切勿盲目带孩子进行训练。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