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康复干预过程中会经常用到辅助,其可以增加孩子在某项教学中完成正确行为的可能性,主要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相对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或是作为帮助孩子建立新行为的一种手段。那么在孩子的康复干预中有哪些辅助方式呢?本次,我们就与大家聊一聊。
教导孩子的过程中,等待孩子自发地完成任务且达到要求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并且期间孩子还会有很多的错误行为发生。由此,我们就需要合理运用辅助(不是替代孩子)来帮助孩子表现出正确的行为,促使孩子能够更快地独立达到指定的目标。
而对于辅助的提供,我们就需要根据孩子当下的能力情况,以从大到小的方式提供,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全辅助
全辅助又称身体辅助,在辅助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老师和孩子会发生大量的接触,帮助孩子完成任务,但家长/老师需掌握好程度,保证孩子仍然有自己的行为。
例如,家长握住孩子的手,拿起苹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孩子仍需要花很小的力气完成抬起手臂或抓住苹果的动作。
部分辅助
该辅助方式是通过触碰孩子不同的身体部位,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例如,触碰孩子的手臂,提醒孩子伸手拿苹果。
示范辅助
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亲自为孩子做出正确反应的示范,帮助孩子完成正确反应。例如,家长一边拿起苹果一边提醒孩子“你可以像我这么做”。
指示辅助
该辅助的方式为,家长或老师通过指出关键物品或方向的方式,帮助孩子完成正确反应。例如,家长可以指一指苹果,提醒孩子拿起苹果。
言语辅助
这一辅助方式是需要家长或老师通过言语或口型提醒孩子正确反应。例如,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你可以拿起苹果”,以此来让孩子完成拿苹果这一行为。
在孤独症孩子的干预中,辅助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五种辅助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视觉支持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目标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我们也要逐渐撤出辅助,促使孩子慢慢达成可以独立完成目标行为的目标。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