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能力的改善与提升,在孩子的康复教育中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本次,我们整理了能够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技能的一个方法-同伴介入法。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参考。
早在1977年,就有外国专家应用同伴介入法对孤独症孩子的社交行为进行干预,而所得结果也论证了同伴介入法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该方法主要是借助孩子的同伴来发展被试的社交技能,促进同伴主动与孤独症孩子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从而使孩子对于正确的社交模式和社交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但这一方法对孩子的同伴会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或技能。
同伴介入法的实施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家长或老师先与有较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建立关系,教导有较好社交能力的孩子主动与孤独症孩子进行互动,从而达到教导孤独症孩子相关社会技能的目的。
第二种则是通过同伴教导孤独症孩子的模式,也可称为同伴小老师策略。简单来说就是让孤独症孩子与同伴一起进行某项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孩子的同伴以老师的身份为孤独症孩子提供协助教导和回馈,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如数学、拼图等)要高于同伴,也可让孤独症孩子担任老师的身份来帮助同伴。
而最后一种,是通过家长的介入,让孤独症孩子与同伴一起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诱导与激发孩子与同伴进行互动的动机,使孩子与同伴产生互动,从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与技能。
其实,同伴介入法不仅可以教导孤独症孩子学习新的社会技能,还可以增加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社会互动的机会。此外,同伴介入法也被认为是能够成功增加融合教育环境中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间进行社交互动的有效干预方法之一。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