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导航
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搜索
关闭导航

孤独症丨孩子常见社交问题的干预策略与建议

孤独症孩子普遍都无法随机学到社交技能,一方面是受病症影响导致孩子各方面的能发展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也与较少有机会在社交场合练习社交技能有关。本次我们会针对孤独症孩子常见的四类社交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些相应的干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微信截图_20220731222505.png

 

不理会人

孩子出现这一情况,普遍是因为感受自我时较为困难,有时并意识不到正在做什么,并且也不明白他人是怎么看自己的行为的。同时,很多孩子的思维方式都是单向的,从而导致孩子不容易感受其他人的看法,因此也不容易因为感受到别人的看法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微信截图_20220731222544.png

 

对此,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习自我提示,如利用图片、视频、镜子等直观的辅助来帮助孩子看看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在后续,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他/她这样做会对其他人产生什么影响,并教导孩子适当的社交行为。

 

微信截图_20220731222219.png

 

当孩子在进行某一行为时,我们还可以提示孩子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感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活动,帮助孩子体会他人的感受。如在与孩子进行轮流游戏时,家长可以故意拖延时间,让孩子体验他人在等待他/她时的感受。

 

单一话题

对于这一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希望与别人谈话,但因为强烈的爱好和狭窄的生活体验而缺乏其他话题。也可能是出于紧张、焦虑而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偏好与固执。并且,由于孩子很难去解读他人的表情,所以孩子也不易察觉到他人已经厌倦了重复的话题。

 

微信截图_20220731223047.png

 

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时常告诉孩子还可以与他人谈论其他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或是变化孩子的语言来控制或改善孩子的这一问题。例如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当他人提问时,才告诉他们这些内容。又或是孩子对时间很感兴趣,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时,会直接问客人“你什么时候走”,这时我们可以将语言转变为“请问你愿意坐多久”。

 

微信截图_20220731222905.png

 

另外,如果孩子是因为紧张或焦虑而出现重复的话题,那么我们就要尝试摒除导致孩子紧张或焦虑的因素,并教导孩子适当的放松方式。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酌情参考,必要时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切勿盲目带孩子进行干预。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

北京阳光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20236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