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导航
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搜索
关闭导航

语言干预丨对于孤独症孩子语言训练的三个误区

对于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干预,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能力情况、兴趣喜好等),循序渐进地教导孩子。本次我们整理了三个在孩子语言干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望家长们能够了解。

 

微信截图_20220525162709.png

 

首先,就是关于孩子的语言刺激,在这方面很多的资料与教学、知识分享内容中都会强调,在教导孩子语言的过程中要多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但这并不代表对孩子进行的语言刺激越多越好。而是要考虑周围环境、人、声音等对孩子的影响,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与学习特点,给予孩子适当的语言刺激。

 

微信截图_20220525163110.png

 

例如,在家时我们可以在各种生活场景中通过多与孩子交流,从而达到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的目的。但当带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孩子需要面对陌生的人、事物、声音等,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在面对这些时孩子是否会出现不适或是产生焦虑、压力。如果盲目带孩子到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语言刺激,反而会适得其反。

 

微信截图_20220525163317.png

 

其次,孩子学习语言一定要从口型模仿开始。然而,因为孩子没有语言表达的原因有很多,每个孩子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像有的孩子没有口语表达是因为他/她不认为说话是必须的,也有的孩子不懂该如何回应或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微信截图_20220525163521.png

 

所以对于教导孤独症孩子语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愿意关注与跟随我们学习,并努力让孩子放松且喜欢与我们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容易引导孩子开口说话。

 

微信截图_20220525163824.png

 

最后,就是发音说话比沟通更重要。相信大家都清楚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孩子的主要障碍之一,导致他/她们普遍在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很多孩子到2、3岁还不会说话,甚至不会发音,对此很多家长都很着急,到处找老师花时间教导孩子发音、说话。


对于家长们急迫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孩子的语言干预,我们一定要先认真地对孩子进行评估,找到导致孩子不说话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干预计划,循序渐进地教导孩子,激发孩子的沟通动机,提升孩子主动沟通的意愿。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

北京阳光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20236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