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孤独症孩子的情绪特点,分析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教育。本次,我们会再次分享几个会导致孩子情绪问题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建议,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会引起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因素除了孩子想要吸引/获取关注,逃避某些事情以及陌生的环境、人、事物带给孩子的焦虑外,当孩子拒绝改变、我们对孩子的干预与教育不当时同样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
孤独症孩子普遍都会存在刻板行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重复某一种动作或是行为。在此期间,当有人要求孩子停止或是做出改变时,孩子就有可能因拒绝改变而出现情绪问题。而在干预、教育方面,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不够深入,采用了不适合孩子的干预、教育模式或方法,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
那么,当面对孤独症孩子的情绪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保持耐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去接纳孩子。不要上来就向孩子灌输道理,更不能通过厉声制止或惩罚的方式去震慑孩子(在家长向孩子灌输道理的同时,家长的耐心也会逐渐被消磨,情绪开始波动,更容易出现厉声制止或惩罚孩子的举动)。
一方面孩子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所讲的道理。另一方面,在向孩子灌输道理的同时,我们也忽视了孩子当下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而厉声制止或惩罚这种方式确实会很快地“解决”问题,但长此以往不仅对孩子的干预存在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对的,在孩子出现情问题时,我们应优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在家时可以通过抚摸孩子的头、拥抱孩子、播放轻柔的音乐、用毛巾温柔地为孩子擦去眼泪等方式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在公共场所时则需要先带孩子离开现场,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再对孩子进行安抚)。当孩子情绪稳定后,我们再去引导孩子表达他/她心里的想法。
另外,由于受到孤独症的影响,很多孩子在接收外界信息或刺激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孩子无法正确理解或解读外界信息与刺激时,与可能会出现过激的行为反应。所以在生活中与孩子接触互动时,家长们也需要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如简洁的语言、表达时增加肢体动作以及利用视觉提示卡等方式。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