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导航
阳光鹿童康复中心
搜索
关闭导航

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异常行为管理是伤害还是帮助?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注重孩子各项能力发展,却很少了解到孩子的糟糕情情绪和异常行为,应该如何改善。

 

在康复中心,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咨询:我们的家庭关系很和谐,孩子看起来也很聪明,我们也会常常出去郊游,但孩子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破坏性的异常行为......

 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异常行为管理是伤害还是帮助?

异常行为是孤独症孩子的共同现象,也是令父母心急焦虑的难点。很多人初听到孤独症”,往往会联想到性格内向或孤僻,认为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导致的障碍。但孤独症并非来源于纯心理方面的障碍,具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也可能出现孤独症的表现。

父母可以在孩子1岁左右观察孩子是否具备“异常行为”的表现,样有效发现及预防孩子是否有孤独症的风险孤独症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父母也不能完全揣摩透孩子所有想法,及时去实现他们的感受、需求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出现一些过度的异常行为,例如大声尖叫、发脾气、自伤、破坏性行为等

 

那么怎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孩子的异常行为呢?

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异常行为管理是伤害还是帮助?

  • 异常行为——处理发脾气行为

父母需针对孩子的表现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孩子想要得到零食、玩具等感兴趣古怪的东西时,会连续长达几小时发脾气、尖叫、撞头、踢东西、跺脚等。

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商店或街道等场所发生此类行为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尽快带他离开现场,一旦出现发脾气、尖叫时(没有自伤行为下),父母应当对此表现出不予理睬,并坚持到他平静下来为止。不过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你钢铁般的耐心,才能获成功。

也可以将他隔离到单独的房间内,以此隔离一段时间,待他停止发脾气、尖叫,立即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抚,并夸奖、表扬他、给予适当的奖励。

2.千万不要为了达到平静的效果,而直接用某种东西来“安抚”孩子,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意识到”,只要自己发脾气、尖叫,就能够得到东西。家长也要注意不要用拍打、吓唬的方式来阻止孩子。

当孩子年龄稍大一些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掌握使用一些词语,这样情况下的发脾气,他可能会去听从某种“常规的”控制方法才会致使他停止异常行为,例如用坚定的声音或态度对他做出反应才会有效。

 

  • 异常行为——处理破坏性行为

由于孤独症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于常人存在差异,不会做建设性的游戏,往往想通过考察身边一些事物的简单性质来消磨时间,因此有了后续的破坏性行为,这样行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如为了考察周围事物是怎样的,他们可以把书本、窗帘撕开,用积木去打破电灯,从撕裂声或破碎声中得到令他们满足的刺激和答案。他们不理解,大物件不能进小物件的道理,就把它们统统破坏掉。根据某些东西的味道特征,他们会将其的排泄物涂洒在墙壁上

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供一个让孩子无法进行破坏的环境。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在一个他触碰不到东西的环境,并贵重易碎的物品提前好,为这个环境提供一些可让人“发泄”的物品,看上能让孩子感兴趣、易搬动、摔不烂,可以随意让他玩。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装饰一个无法破坏的专门房间或专门玩的区域让他去玩。

2.当破坏行为出现时,采取的最办法是立刻阻止他尽快转移的行为注意力

家长用大喊大叫愤怒指责孩子的行为是徒劳的,打骂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将此类行为改为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游戏、或做一个孩子喜欢动作、事情,让他转移注意力,贴切的引导,渐渐孩子就会明白,这样行为是不应该出现的

3. 对语言理解较高的患儿,可表示一些与他行为相关的用语。

如对他说:这是爸爸的,那是妈妈的东西别人的东西不能”等。当他有有了改善的反应时,立即表扬他、奖励他,使他慢慢意识到不能随便动用或破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 家长可以寻找一些使他感兴趣的活动,找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去做。

玩喜欢的游戏,给他一块画板,让他去涂画,让这些活动变成日常生活的习惯这样才有可能逐渐地淡忘并放弃他破坏性行为

5. 对于一个具有严重性破坏性行为的患儿,在其行为消失之前,最好是仔细地监护他,照顾他。

 

 

阳光鹿童康复专家介绍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

北京阳光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20236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