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总是拖延睡觉,是不少年轻家长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对患有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没有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不善于用表情和我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常常不听指令,因此睡眠问题比一般的孩子更加普遍。
一项针对孤独症儿童家长的调研发现,其中近七成的家长们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存在睡眠问题。最常见的行为就是不愿入睡和入睡困难;易醒、半夜醒来大叫、磨牙、梦游,白天嗜睡等,而普通孩子受用的那些安抚方法、利诱甚至威吓等方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都不太奏效......这一方面对孩子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家长们长期在此情况下,也会导致自己身心疲惫。
接下来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关于孩子的睡眠问题。
许多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和社交提示敏感不足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例如不知道晚上正常应该上床睡觉、休息;对某些外界刺激过度敏感,如光线、声音等因素会导致他们难以入睡;或是孤独症儿童脑部褪黑激素分泌紊乱。
我们需要知道改变一个人的睡眠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即便是我们成年人,当更换了枕头、睡眠位置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因此想要改变孩子的睡习惯过程中,难免会引起孩子的不适感,但越晚进行改善,那么这样的习惯越容易变得根深蒂固。
如果想要系统性地解决睡眠问题,需要家长从多方面入手,要有计划有准备的进行干预。过程中孩子的“深夜哭闹”是最能打磨家长耐心的一点,也最容易让我们退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期态度坚决,后期对孩子犹犹豫豫、退步妥协,后续的行动中就会难上加难,我们把这样方式称之为“间接强化”,这样间歇式的进行方式会在此强化孩子存在的睡眠问题。
下面就给家长们一些具体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坚持。
一、建立晚上睡前的规律
晚上的活动规律是解决睡眠问题的关键,成年人在晚上睡眠前也需要一些入睡前的活动规律,例如看电视、看书、洗漱。那么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这些规律意识着自己此刻应该上床睡觉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规律有助于自身有的睡眠。
注意:晚上睡前进行的活动尽可能保持平静。动作幅度较大的活动可以放在白天或者在晚睡提前进行。例如:刷牙可以令孩子平静,那么睡前就带他去刷牙。如果洗澡会令孩子情绪起伏较大,那么洗澡就尽量提前进行。
家长在找出孩子睡前的活动后,应该尽量坚持,直到孩子形成睡前习惯为止。
二.选择适当的睡眠时间
以“为孩子建立一个正常的睡眠时间”为基础,让孩子按照固定的时间得到充足的睡眠。
如果让孩子上床会引起孩子较大的情绪或者行为问题时,那么要尽可能的在上床前让孩子感到疲倦,我们可以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或者也可以取消午睡。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该让孩子早上起得太晚。
通常在干预孩子睡眠问题的时,家长规定的睡眠时间最好比实际孩子该上床的时间晚一些。我们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把时间定在半夜,这样家长要求上床的时候,孩子大多数会愿意。如果你的孩子还不愿意,那么你需要再把时间延长拉长。随后我们就可以把时间逐步的向前移,直到达到理想的上床时间为止。
三、培养陪睡的物品
大多孩子在半夜睡醒的时候可能仍然很困,但是却难以再重新入睡。我们大人也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懂得如何重新入睡的技巧,比如看书或者听一段音乐。但是我们的孩子缺乏这样的技巧,当他们睡醒时,会去开灯、开关门、玩玩具等,这些活动不仅不利于他们睡觉,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兴奋。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重新入睡的方法和技巧。
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找到培养睡眠有关的物品或活动,这样孩子只要接近或接触该物品,就可以有效的入睡。
例如,孩子想睡觉时,你可以用被子轻轻按摩他的脸或者头,时间长了被子就与睡眠产生了联系。当孩子半夜醒来的时候,他就可以借助这张被子重新开始入睡。除此之外软软的玩具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每个孩子的兴趣不一样,所以家长们要仔细观察。
当孩子学会半夜重新入睡后,我们再慢慢撤销陪睡物件或者活动,直到孩子可以脱离。
四、待在床上
其实在整个干预睡眠的方案中,最难的就是让孩子待在床上。这是非常考验家长的耐性(不能感情用事),你必须每次都以中立的态度把孩子放回床上,不能有任何的感情波动。他一旦明白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回到床上,并且也不会得到什么关注,自然就会放弃。
要孩子重新回到床上,我们应该记住要尽量少的使用身体接触。比如用部分而不是全部的身体辅助会比较好,用手势会比部分身体辅助要好,用面部表情则比手势要好。大家需要知道,改变睡眠是一个比较难的,这需要时间。不过只要凭借着你的耐性和冷静,再加上坚持正确的方法,是可以改变的。
五、多晒太阳,多运动
冬天里,孩子会因缺少日晒而导致缺钙,这会让孩子半夜惊醒或睡眠质量差,所以冬天的时候适当补钙。并且白天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孩子的疲倦感,这也有益于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
温馨提示:
家长们除了需要掌握这些助睡眠方法外,也要对孩子临睡前和睡醒后的交流进行研究与改善。
阳光鹿童康复专家介绍
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
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
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精神行为障碍、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
电话:400 088 7995 /010-80787950 / 18911886927
给我们写信: kids@deerkids.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