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阻力不小
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与发展研究中心杨菊华教授介绍,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课题组利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上海等8个城市进行的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涉及16岁~50岁流动人口1.6万余人),对流动人口融合状况进行分析。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包括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等内容。《报告》显示,流动人口的文化交融得分最高,为67.6分,其次是经济立足,第三为身份认同,社会接纳得分最低,为58.2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动人口经济立足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流动人口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状况较好。这表明,经济发展未必带来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本地居民在行为、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合。
《报告》还显示,“90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指数得分仅为55.7分,比“80前”和“80~90间”农民工均低10分左右。这是因为“90后”农民工虽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但其工作稳定性较差,专业技能较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历练较少,社交网络狭小且同质性强,社会资本积累不足。
杨菊华说,应落实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为有融入意愿的流动人口扫除体制和制度壁垒;搭建对话平台,增进彼此认同;实施易于操作且受欢迎的融合项目,如子女托管、学习辅导、文化娱乐等,探索解决社会融合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方法。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主办。